1)第239章 资本家的心,果然都是黑的_大国院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解决锂枝晶问题的关键,落在了电解液中一份常见的添加剂上。

  这个答案让人有些意想不到。

  毕竟工业界和电池行业,一直以来都将解决锂枝晶问题的目光放在了人工SEI薄膜或者电解液的锂盐上。

  在大部分的专家或研究员看来,这两材料才是关键。

  若非是带着二十年的眼光和经验回来,徐川也不会径直的将目光锁定在电解液上。

  常话说的没错,越是容易被人忽视的地方,越是可能滋生出最致命的东西。

  碳酸乙烯,这种作为几乎所有锂离子电池中都会添加的材料,对于锂电池的提升很大。

  只是,它可能也是造成锂枝晶问题的罪魁祸首。

  更换了电解液中的添加剂后,徐川对手中的新电池进行了多种测试,也同步制造了数份新电池,使用了不同的添加剂材料,来对之前的判断做一个验证。

  最终的实验和检测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添加剂的确会影响到的新型人工SEI薄膜的工作性能。

  其中碳酸乙烯、烷基磷酸酯等材料尤为严重。

  而有机磷化物、有机氟化物添加剂相对较轻,其中性能最好的氟代烷基磷酸酯甚至能让库伦效率达到99.98%。

  这一数据,足够让锂电池的充放电循环次数提升到四位数千次以上。

  这和目前的锂电池五百次的标准充放电次数相比,提升了一倍都不止。

  但与此同时,更换了碳酸乙烯后,锂电池的性能,从电池容量、到充电,放电速度、到电解液的活化性能都有了明显程度的降低。

  其中库伦效率最好的氟代烷基磷酸酯在充放电效率上直接就降低了百分之二十五左右。

  且外界温度越低,充放电效率受到的干扰就越大,而但温度过高时,电解液的不稳定性又会随之增加。

  如果温度过高,电池会出现鼓包、膨胀等现象。

  尽管目前的测试中暂时还没有出现自燃、爆炸等问题,但徐川知道,随着时间和测试次数的增加,如果利用氟代烷基磷酸酯代替碳酸乙烯的话,这些问题都会出现的。

  他可不想自己研发出来的电池,能堪比某星公司。

  随时随时会爆炸自燃的电池,容量再高也没什么用,安全性能根本就过不了关。

  寻找一种能代替碳酸乙酯的添加剂,成了川海材料研究所目前的重点工作。

  于振和叶赞手中有关人工SEI薄膜与电解液研发都暂时停了下来,进入了这一工作中。

  而实验室中,包括那些博士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有能力单独进行电池实验的,徐川也两两一组安排了实验。

  相对于正式研究员来说,这些人的能力还是欠缺不少的。

  不过能读到博士生这一阶段,基本也不会太差。

  这些人可以作为川海材料研究所的班底进行培养,徐川也不会吝啬自己的资源和金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