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百一十章 说话_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上!您还是站出来说几句话吧!你要是再不说句话,这宫外面的人能够天都给捅得个大窟窿啊!这些人,实在是太不像话了!”

  “哦,是吗,既然是这样,您觉得这个场面,我出面说话,是否真的算是合适?”李哲清冷的声音回答。话语中回避的意思让前来问话的人声音一窒,立时便有些说不下去。

  站在中华宫的主体接天楼六楼最顶端的阁楼往下看,整个中华宫的建筑琳琅满目尽在眼底,玄武湖的湖面已经是溢满春意,荷花院内也满是繁花盛开的景象,暗香浮动,沁人心脾。但是在这样美丽的皇宫之内,李哲却是清静不下来,耳边依然是充斥着各种从宫墙外面不断传来的杂音,帝国内属于本土的各种社会思潮终于是泛滥了起来了。猛地一下子,几乎让同样也是年轻的内阁几乎应对不及。

  这个时代和原时空有所不同,由于辛亥的胜利成功,国家建设的一帆风顺,国民经济的转好,大部分在国家经济转好中得到了实惠的国民对朝廷的拥护是原时空同时段所不能比的,帝国一统的王权统治,即使是在现在依然是社会舆论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风向。

  不同于前朝的穷极思变,本朝从一开始就异常的强盛,对内对外的强势使得这个国家的大部分国民很快的对中央朝廷的权威建立起了根深蒂固的信任。

  民族工业的兴盛,固然是更大幅度的摧毁了乡间的大批地主乡绅,彻底破坏了从清末起来就逐渐衰败的小农经济。但是中央迅雷不及掩耳的捧起了一大批的民族资本家,以及围绕着这些民族资本家的兴起,大规模的工人阶级的出现,使得国家的主体始终是保持了足够的稳定度,并没有引起不可收拾的乱局。

  而且近两年北疆的大规模移民,在东北、西北,失地的农民都得到了去处,虽然是民间并不是没有怨言,但是在最极端的情况下,中央政权对内对外的宣传很大的弥补了这种劣势。总体来说,国内的走势还算是平稳。

  对比前朝的颓势,如今的朝廷已经是在各方面做的都是很不错的了。尤其是对外国强权的强硬,很是收拢了国内大批中低层人士们的心。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是,在国家这种新的权力架构下,原有的地主士绅的话语权都已经是被削弱到了最小,帝国新兴的以党为核心的资产阶级力量比起那些散碎的自然经济主体的力量来说,实在是太强大了,强大到那些人根本就发挥不出什么社会能量来。

  所以,复兴党为核心中央朝廷在这个国家的统治地位一直是根深蒂固。

  但是随着社会的前进,帝国在两三年的工业化进程,已经滚雪球一般滚起来了十几万家各式各样的国内私营企业,数量超过千万的工人,更何况还有数百家国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