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二十二章 西域方略(二更)_执宰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西域,除了关西七卫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东察合台汗国,其次就是柳城、火州和吐鲁番等国。

  柳城:元朝时为柳城万户府,永乐五年开始朝贡。

  火州:元朝时为哈喇火州总管府,永乐五年开始朝贡。

  土鲁番:元朝时为土鲁番万户府,永乐四年开始朝贡。

  即便是东察合台汗国,其疆域和势力也分为三部分:

  一是亦力把里本部,东起北塔山,西到塔什干,北界额敏河至巴尔喀什湖一线,南包天山山脉;

  二是杜格拉特部领地,包括塔里木盆地周围,帕米尔高原及其以西费尔干地区;

  三是畏兀儿部地,即吐鲁番盆地,值得一提的是,畏兀儿人唐朝时期称作回鹘人。

  像那些夹杂在大明与东察合台汗国的效果一样,吐鲁番、火州和柳城既臣属东察合台汗国,也朝贡于大明。

  因此,关西七卫对大明来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屏障,可以有效地阻止西域各势力向东渗透,其作用至关重要。

  其实,大明在洪武时期本有机会在西域建立稳固的地方政权,到这里不得不提及明太祖对北元发动的岭北之役。

  洪武五年,明军再次北伐北元,旨在完成汉唐所未完成的历史功绩,永清蒙古大漠,由于这次北伐主战场发生在岭北和林,因此历史上便称之为“岭北之役”。

  明军此次北征兵分三路,明太祖令威国公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出中路;曹国公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出东路;宋国公冯胜为征西将军,出西路。

  按照计划,徐达率明军主力引诱北元主力至近边作战,左副将军李文忠率东路军奔袭北元朝廷,征西将军冯胜率西路军迷惑和牵制西北蒙古诸王,配合中路军作战。

  三路大军中徐达的中路军是主力,东路李文忠军是奇兵,西路冯胜军负责牵制任务。

  中路军面临的是遭遇战,以歼灭蒙军主力为战略目的,是决定本次战役能否成功的重与关键。

  东路军与中路军不同,并不以军事作战为目的,而旨在中路军的掩护下,以实现消灭北元汗廷为政治目的。

  而西路军是三支军队中战略地位最轻的,只是一支起牵制作用的侧面部队,其承担这两大任务,一是占领甘肃,二是牵制甘肃蒙古势力防止其东援扩廓帖木儿军。

  为便于西路军更好地实施掩护任务,冯胜的将印名号上与以往不同。

  徐达佩“征虏大将军印”,李文忠佩“左副将军印”,而冯胜却不像洪武三年北伐时佩“右副将军印”,改佩“征西将军印”,有意将其与其他两路明军相区分。

  对此次北伐,大明上下信心十足,可战事的进展出人意料,进入蒙古大漠后,徐达的中路军在岭北和林遭遇惨败,而李文忠军因为缺少中路军的掩护不得不陷入孤军作战的困境,伤亡惨重。

  西路军由于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