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九十九章 推波助澜_借天改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陛下,在开封府境内遇到的秦总兵,兵马出川总计有九千零五员,连日急行军,导致沿途溺水病故,此时还有八千九百二十人。”

  “好,好,马上传朕旨意,命令沿路官员提供大军过境之一切所需,如有怠慢阻拦者,撤职查办。”崇祯皇帝连忙下令。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预期中的野战主力部队,而且比预料中来的更快,意料外的惊喜啊!崇祯皇帝这几天郁闷的心情一扫而空,充满了正能量。

  “陛下,大军从开封府到京师,约莫还得要一个月的时间。臣马上回去调整部署,这段期间加强对建虏的骚扰,让建虏不得安宁。待秦总兵一到京师,稍作休息后,就切断建虏主力的退路,力争在关内一举荡平建虏,让他们有来无回。”孙承宗把最新的情况在内心一合计,就向崇祯皇帝禀告道。

  “好,孙师傅快去吧。”崇祯皇帝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孙承宗于是告退,在快出殿门的时候,身后又传来崇祯皇帝的声音:“孙师傅,记得务必保证钟师傅的安全。”

  孙承宗听了心里微微一愣,然后转回身子,大声对崇祯皇帝道:“陛下放心,中兴伯必定无事。”

  锦衣卫衙门,指挥使骆养性被文官轻视、羞辱的气已出得差不多了,而且这些天的行动,稳压了东厂一头。本想就此收手,但发现形势已经有点脱离自己的控制,并且有了一些不好的苗头。

  他知道,如果只是抓抓这些高级文官,或者还没什么,但现在已经有几人的供状中出现了军中将领的名字。现在军队正在和建虏打仗,自己要搞得勤王军也不稳定,闹起兵变的话,最后承担罪责的可能就是自己了。

  他努力把控着供状内容,并授意负责刑讯的锦衣卫,控制供述出来的内容尽量不要牵扯到军方。

  骆养性暂时还能控制锦衣卫这边的情况,但大理寺那边就不归他管了。锦衣卫这边送过去的疑犯已是越来越多,那边在东厂的监督下,也挖出了不少贪官,虽然不能和锦衣卫这边比,但数目也有不少。

  他不知道是不是东厂发现了自己想跟他们争一长短的心思,也在暗暗地与自己较劲,看谁更能办事。

  骆养性越想越觉得这个反贪事宜应该到此为止,但又不敢自己去跟皇上说。他想了下,处理掉手中的急事,就前去内阁求见首辅。

  向首辅言明其中的厉害,由他去劝谏皇上,协调各方一起收手,或者才是最好的结束此事的方法。

  没想他去内阁碰了个空,大明首辅带着阁臣前去参观第一个刚完工的大型新式水泥窑,只留下周延儒一个阁臣在内阁轮值。

  骆养性无奈之下就向周延儒透露了这个意思,不管是周延儒去劝谏皇上还是转告首辅,都能达成他的目的。

  周延儒听了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